「補」是中醫臨床治療八法之一,所謂「隨虛而補」、「因病而補」和「補虛益損」,也就是有虛證的人才需補養。至於虛證則分為氣虛、血虛、陰虛和陽虛四種,因此補養藥也分為補氣、補血、補陰、補陽。

所以補也是不能亂補的,有了以下的配方,先記起來,有空再依症狀到中藥行買些中藥材給家裡的女王好好的補一補...熱情的送花.gif 

 

補氣

 

症狀:氣虛患者常出現精神倦怠、四肢無力、無精打采、行動容易喘、出虛汗等症狀。

 

補氣藥:可以增強身體活動能力,例如人參、西洋參、黨參、黃耆、白朮、山藥、黑棗等。

方劑: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。


 

補血

 

症狀:血氣患者常出現面色萎黃或蒼白、容易頭暈眼花、心悸、健忘、失眠、女性月經量少。

 

補血藥:可滋養強壯、改善營養狀況,例如當歸、熟地黃、白芍、阿膠和桂圓(龍眼肉)等。

 

方劑:四物湯、歸脾湯。


補陰

 

症狀:陰虛患者常津液不足,易口乾舌燥、眼乾澀、手足心熱、盜汗、熱潮紅、易便秘的症狀。

 

補陰藥:生津潤燥、滋養陰液,如沙參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、石斛、玉竹、百合、女貞子等。

 

方劑:六味地黃丸、沙參麥冬湯。


 

補陽

 

症狀:陽虛患者經常有手腳冰冷、陽痿、早洩、白帶清稀、夜尿頻繁等症狀。

 

補陽藥:可以滋養強壯、促進性腺機能,增強抵抗力,例如鹿茸、蛤蚧、冬蟲夏草、肉蓯蓉、鎖陽、巴戟天、淫羊藿等。

 

方劑:金匱腎氣丸、右歸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丫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